7月3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院长林厚文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知行楼B座1604会议室主讲题为《临床药学在重大慢病药物治疗与新药转化中的重要作用》的学术讲座,副院长王学富主持会议,百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林厚文教授在报告中重点分享了“研究型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该模式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打造了以临床药学为主体的重大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架构,目前已形成风湿免疫、抗凝、抗感染治疗等特色亚专业方向,并斩获医院中国医院管理奖金奖。在新药研发转化领域,团队与风湿科吕良敬教授深度合作,针对类风关关节炎治疗中关键瓶颈问题,率先揭示艾拉莫德骨保护效应,成功将其转型为兼具骨保护功能的抗风湿新药,为风湿病骨保护药物研发开辟了全新领域。基于这一发现,团队设计“骨保护复合终点临床试验”,主导完成该药物II、III期研究,最终推动风湿病领域唯一1.1类新药获批上市。该药物现已被国内外指南列为I类推荐,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重要选择。针对风湿病患者用药复杂、用药依从性差等临床痛点,团队建立了风湿病精准用药体系,开设上海市首个风湿药物咨询门诊,聚焦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难治性疾病,通过早期预测药物治疗反应、优化用药决策、构建规范化管理流程,推动治疗关口前移与分层管理。目前已构建多个风湿病大型患者队列,牵头制定5部高质量指南及专家共识,形成跨学科整合治疗新策略。
报告后,林厚文教授与现场教师及药师就药学科研与学科建设、临床药学创新服务模式、青年药师成才之路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互动和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贯穿始终,激发药师对临床药学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我院副院长王学富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林厚文教授团队在临床药学领域的重要贡献,指出其“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为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转型提供了标杆范例。他强调,本次讲座不仅为我院带来了临床药学创新实践的前沿视角,更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对推动我院药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科科研办)